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冬至哪个时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冬至哪个时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时刻,通常发生在每年的12月21日或22日。在冬至时辰,太阳的直射点达到南回归线的最南端,标志着冬季的正式开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并有一些民俗习惯,如吃冬至饺子和喝冬至汤圆等。
冬至冬至,必在子月。 今年的冬至,月建“甲子”,“甲寅”日,时辰在“己巳”时。甲日见巳,为文昌,甲日见子,为太极贵,子月见巳,为天德贵。十二地支以“子”开头,一天中第一个时辰也为“子”时,十二生肖排列也“子鼠”,排在首位,现在,大家翻开农历,“冬至”仍在“子月”中,
在今年冬至是12月22日11点27分09秒,十一月初十,星期五。冬至是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
冬至以后一天回一刻是说冬至以后,白天越来越长,每天变长差不多15分钟,实际上没有这么长的。
现在的一刻是15分钟。
古代一昼夜划为十二个时辰,又划为一百刻,所以一刻就是24Hr×0.01×60min=14.4分钟。
我国的古代历法是一日一百刻,又分96大刻96小 刻,也就是把剩余的四刻又分成了96小刻,一大刻折现在的14分二十四秒。一小刻折现在的三十六秒。一大刻加一小刻等于现在的15分钟,这就好理解冬至当日回三刻的意思了吧。所谓冬至当日回三刻是交了冬至当天白昼就长三小刻也就是108秒。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冬至哪个时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冬至哪个时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cdggw.com/post/11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