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时辰对十二地支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时辰对十二地支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时辰也分天干地支,十二时辰十二地支每天不变,十天干每天都在变化,天干只有十个五天内六个循环,比如说每天的子时就有五***时,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其它地支也同样在五天有五个不同身份出现,这样以来就进一步充实了地支属性。谢谢!你懂了吗?
一个时辰是不能分天干地支的。时辰是一个计时方法,它用的就是十二地支的名称,就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寅亥。这是个代表时间的工具。天干的数是十个,天干和地支组合排列,可以代表一个年代。形成六十年一个周期。这样,一个时辰对应的是时间,也是没有天干的。
一个时辰是可以配干支的。
但这种较为精细的分法主要是用于民间的风水算命的迷信活动。其配干支方法是法:地支是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顺序排列。一共一天24个小时,以子时始,亥时终,共十二个时辰。
天干依照“五鼠遁诀”来配:甲己还加甲
、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具体含意是:
甲己日起甲子时
乙庚日起丙子时
丙辛日起戊子时
丁壬日起庚子时
戊癸日起壬子时
而丑以及一天后面的时辰,按照当天子时的天干顺序往下排即可。
一个时辰是可以配干支的。
但这种较为精细的分法主要是用于民间的风水***的迷信活动。其配干支方法是法:地支是按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顺序排列。一共一天24个小时,以子时始,亥时终,共十二个时辰。
天干依照“五鼠遁诀”来配:甲己还加甲
、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具体含意是:
甲己日起甲子时
乙庚日起丙子时
丙辛日起戊子时
丁壬日起庚子时
戊癸日起壬子时
而丑以及一天后面的时辰,按照当天子时的天干顺序往下排即可。
谢邀!在生活中,人们总喜欢买一本日历或挂历放置家里,方便了解年月日时的具体时间,在我们翻阅日历的时候,会看到甲、乙、丙…或子、丑、寅、卯等字,那它们分别是指什么,代表什么,它们又有什么关系和关连呢?其实它们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与十二时辰。
在我国古代历法中,十天干、十二地支、十二时辰是重要的组成成份。十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分别是;子时(***23一1点)、丑时(1一3点)、寅时(3一5点)、卯时(5一7点)、辰时(7一9点)、已时(9一11点)、午时(11一13点)、未时(13一15点)、申时(15一17点)、酉时(17一19点)、戌时(19一21点)、亥时(21一23点)。
十二地支、十二生肖、十二时辰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上图所示,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如果有不对或者遗漏的地方,请大家在评论区里批评和指正,谢谢!
按古时人们对时辰的规定,上午9点50是农历时辰的巳时。如果使用这一时辰排列四柱的话,就需要时干支俱全。怎样求得时干呢?这就须按日干的不同而排出。甲己日干为己巳时;乙庚日干为辛巳时;丙辛日干为癸巳时;丁壬日干为乙巳时;戊癸日干为丁巳时。
为什么“时辰”用辰字,不用其它地支?这里边有两个重要原因:
1.查辰字有震动的意思。我们看震和振两个字都有“辰”部,辰有“震”、“动”的含义。
辰代表的时间为早上7:00—9:00点,这时候正是人们一天生活的开始,世界开始活动喧闹起来。所以根据自然规律和人们生习惯,计时从辰时开始算最合理和方便,因为对人们来说一天是从辰时开始的。
2.辰是日、月、星的总称。古时人们通过观察太阳运动可以知道一日之早晚,观察月亮运动可以知道一夜之早晚,观察月亮圆缺可以知道一月之早晚,观察星星(主要是北斗星)可以知道一年四季之早晚。北斗星有指示四季的作用: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
总之,人们是通过日、月、星而知晓时间变化,辰就是日月星的统称,时间来源于“辰”所以人们说时辰。
为什么年龄用“庚”?我总结原因大概也有两个:
1.庚在天干序数为七,我们常说逢七必变。而且庚五行为阳金,金主变革,所以我们说逢庚必变,所以庚有变化之意思。我们常说时间如流水,用流水表示时间就是因为流水和时间一样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们也用庚表示时间,含有时间变化的意思,而年龄是随着时间变化的,所以可以用“庚”表示年龄,有岁月更替,年龄增加的意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时辰对十二地支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时辰对十二地支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cdggw.com/post/13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