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性格特点 > 正文

通天河的老龟性格特点,通天河老龟人物形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通天河的老龟性格特点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通天河的老龟性格特点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老鼋性格特点?
  2. 通天河老龟最后有没有修成正果?
  3. 《西游记》里的通天河老龟为何不能脱壳成仙?

老鼋性格特点?

老鼋首次出现正当三藏师徒得观音之助收服灵感大王——观音的荷花池中的金鱼,准备造船渡通天河之时。老鼋主动请缨,以身为舟,背三藏师徒渡河。其实,老鼋完全可以不这样做,但它念及大圣战胜金鱼怪,客观上帮自己夺回第宅和老小,以及“全了多少人家儿女”的恩情,仍主动请战,体现出了老鼋知恩图报、有情有义、通情达理的性格。

通天河老龟最后有没有修成正果?

通天河老龟最后没有修成正果。要知道佛家不但忌讳贪、嗔、痴三毒,而且也忌讳心无善念之人。老龟将唐僧师徒几人扔进通天河时,他却从来没有想过唐僧师徒几人会不会生命危险,而是只顾自己泄愤,不顾他人的死活,所以,老龟犯了佛门戒律,是不可能修成正果的。

通天河的老龟性格特点,通天河老龟人物形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西游记》里的通天河老龟为何不能脱壳成仙?

谢邀,老鼋修行不够,脾气暴躁,唐僧忘记询问又何尝不是佛祖对它的考验,如果能够接受考验,看透生死,看淡名利,将唐僧师徒送过河去,很有可能就是唐僧师徒登岸之时,就是它老鼋脱壳成仙之日!可惜它居然因为唐僧忘记替它询问,就敢将佛祖钦定的取经人给掀河里去!这种妖怪凭什么脱壳成仙?

我是刘忙观点,致力于传统文化传播。

正式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阐述一下《西游记》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

通天河的老龟性格特点,通天河老龟人物形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多数人受电视剧和鲁迅、胡适等名人影响,认为《西游记》是一部神魔***:“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即认为此书更多地是荒诞无稽的作品。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西游记》影射明嘉靖时期的宫廷政治:以严嵩为首的执政党和“心学帮”反对党的此消彼长暗潮涌动的斗争。他们认为玉帝是嘉靖,太上老君是严嵩、如来是王阳明,弥勒佛是高拱等。

第三类人,说《西游记》是讲企业管理的。说董事长是如来;总经理是观音;项目经理是唐僧;员工就是我们耳濡目染的4个: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马。这个就是现代人的臆想,真正的企业管理是实践当中的经验,莫名其妙的把名著套上所谓的企业管理理论,我真觉得这些人是吃饱了没事干的。

通天河的老龟性格特点,通天河老龟人物形象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对于以上的观点,我认为大多数人都没看懂《西游记》。民国就有人批评过鲁迅,认为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方面有着偏见,而且鲁迅自身在佛学上的学养不足,导致他对《西游记》的认识并不全面。至于普通大众,对佛法缺乏研究和实证,估计连《西游记》里的一些专业名词都看不懂。

因此,我觉得对佛法有所了解的人才能回答你这个问题。

关于通天河的老鼋(老龟)为什么不能脱壳成仙、唐僧为什么不向如来佛祖询问的这个话题,相信很多人都会好奇。其实不是唐僧忘记了,而是唐僧根本就不会问这个问题,问了如来,只能证明自己修行不够。

今蒙大圣至此搭救唐师父,请了观音菩萨扫净妖氛,收去怪物,将第宅还归于我。我如今团霡老小,再不须挨土帮泥,得居旧舍。此恩重若丘山,深如大海。

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佛祖无灭无生,能知未来之事。我在此间,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语,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

原来那长老自到西天玉真观沐浴,凌云渡脱胎,步上灵山,专心拜佛及参诸佛菩萨圣僧等众,意念只在取经,他事一毫不理,所以不曾问得老鼋年寿。”

这第八十一难,是观音菩萨加上去的,人家如来佛祖都没有过问,你观音菩萨什么意思?诡的是偏偏把这新增的一难,又放在了通天河。老师父:我向年曾央到西方见我佛如来,与我问声归着之事,还有多少年寿,果曾问否?

唐僧到了西天灵山后,忙于人事之事,意念只在取经,即使想起来了,也是不会问佛祖的,佛家讲究的是,一切随缘、一切有缘。换言之,老鼋能否脱壳得人身,根本不是时间的问题,而是缘分的问题,如果修行未到,再等一千年也未必能如愿。

但是,这又是不能说破的,更不能问。问了就犯忌了,如来就会认为唐僧修行还没到家,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没有搞明白。所以唐僧一时语塞,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是告诉老鼋自己没问呢,还是提醒老鼋根本就不该问?

唐僧这一犹豫,老鼋发火了,肯定没有把我的事当回事,于是将身一幌、淬下水去,唐僧师徒连马并经、通皆落水。观音菩萨增加的这一难的意思,不仅是在考验唐僧,更是在度老鼋。

观音菩萨为什么要度老鼋?一是补偿金鱼占老鼋洞府带来的伤害,二是也看老鼋是否与佛真的有缘。如果老鼋得知唐僧忘了替问,仍能心平气和地把唐僧师徒驮过河去,就证明修行到位了,说不定一下子就得了人身。

此时唐僧心中反而必有愧疚,当再次回到西天时,不仅会帮问,还会利用与如来佛祖的关系,帮老鼋早日脱壳得人身。愿望达到以后,老鼋再去感谢唐僧、感谢如来,就可以直接对话如来,再遇到什么事,都能解决。

但是,老鼋却做出了气急败坏之举,不仅让观音菩萨看出老鼋气量很小,不值得去度,而且也让唐僧的愧疚化为乌有,甚至让如来、孙悟空等众恨老鼋损坏了经书。像老鼋这样的胸怀,修行之路恐怕到此为止了。

谢邀请。我个人觉得老鼋能不能脱离本壳恰恰在于他能不能看透生死,看淡名利。在通天河他请唐僧向佛祖问他何时能脱离本壳,得脱生死,其实也正说明他修为还不够,还不能看淡生死,这在唐僧归来之后,告诉他把这事忘了,老鼋气得把唐僧四众掀下河这个劫体现得很清楚。其实,如果老鼋得知唐僧忘了问了,还能心平气和送他们过通天河,那么,这个通天河也将是老鼋的彼岸,唐僧过河之日,便是老鼋脱离本壳,得道成仙之时。西游记之所以伟大,也正是在叙述故事时候,教会我们为人处世的道理,每个人都想做孙悟空,有通天的本领,却有着猪八戒的懒惰和丑陋,所以要学会沙悟净的隐忍和负重,像白龙马一样,肩负使命,一步一个脚印,即使是唐僧这么懦弱和无能之人,最后也能完成一番大事业,树下千古美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通天河的老龟性格特点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通天河的老龟性格特点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