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八字时辰计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八字时辰计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时干和时支的计算是依托日上起时来的,是因为时辰决定了时干支中的地支,而时干则是由日干决定的,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是具有计算公式可以计算时干和时支的。
每日十二时辰与十二地支相配是固定不变的,因一天起于夜半的子时,故计算时亦从子时起,然后即顺排下去即知一天的时辰干支。
牢记“日上起时歌”: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生戊子,丁壬庚子头,戊癸起壬子,周而复始求。
乙庚起丙子:乙日庚日夜半的子时起于丙子时,顺推乙丑等。
丙辛起戊子:丙日辛日夜半的子时起于戊子时,顺推乙丑等。
丁壬起庚子:丁日壬日夜半的子时起于庚子时,顺推乙丑等。
戊癸起壬子:戊日癸日夜半的子时起于壬子时,顺推乙丑等。
总结为数学公式为:子时干=日干*2-1,其中以甲等于1,乙等于2,以此类推,当结果大于10时,结果减去10取时干。
时干支的计算法1:
用日干求子时的时干公式 ;
子时天干代数=2n-1 (n为日干代数)
也可用口诀直接求得子时的天干:甲己还生甲,乙庚丙作初,丙辛生戊子,丁壬庚子头,戊癸起壬子
时干支的计算法2:
用日干求任意时干公式:任意时干代数=2n-2+c (n为日干代数,c为当天所求时辰的地支代数)。
甲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戊癸何方发?壬子是正途。这是日上起时辰的口诀,意思是日干逢甲或己的日子,子时是甲子时,日干逢乙或庚的日子,子时是丙子时,日干逢丙或辛的日子,子时是戊子时,日干逢丁或壬的日子,子时是庚子时,日干逢戊或癸的日子,子时是壬子时。
一个时辰又分为八刻,一刻约15分钟。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24小时为100刻,即相当于现在的1440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14.4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1时43.2分
一刻(01:00---01:15)
二刻(01:15---01:30)
三刻(01:30---01:45)
四刻(01:45---02:00)
五刻(02:00---02:15)
一时八刻是中国古代的时间词汇,表示15分钟。它的本意是把一个时辰(一天分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约2小时)再分成四等份。
据说这个时间单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当时已经开始使用“刻”来表示时间单位,而“一时八刻”则是在唐朝(618年-907年)开始流行的。
具体推算方法是:一个时辰分成四等份,每份约30分钟。由于15分钟刚好是30分钟的一半,所以就称之为“八刻”,也就是1/8个时辰。因此,“一时八刻”指的是一个时辰的1/2加上1/8,即15/24个小时,约等于37.5分钟。
总之,“一时八刻”是一个传统的时间单位,代表了古代人对时间的分割和计算方式,但在现代已经被十进制化的时间单位所取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八字时辰计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八字时辰计算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cdggw.com/post/14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