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十二时辰名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十二时辰名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十二时辰是按照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划分的。是为子时23:00—1:00;
丑时1:00—3:00;
寅时3:00—5:00;
卯时5:00—7:00;
晨时7:00—9:00;
巳时9:00—11:00;
午时11:00—13:00;
未时13:00—15:00;
申时15:00—17:00;
酉时17:00—19:00;
十二时辰的读音分别是
子(zǐ)、丑(chǒu)、
寅(yín)、卯(mǎo)、
辰(chén)、巳(sì)、
午(wǔ)、未(wèi)、
申(shēn)、酉(yǒu)、
戌(xū)、亥(hài)。十二时辰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
十二时辰发音:zi(第三声)、chou(第三声)、寅 yin(第二声)、卯 mao mao (第三声)、辰 chen(第二声)、巳 si(第四声)、午 wu(第三声)、未 wei(第四声)、申 shen(第一声)、酉you(第三声)、戌 xu(第一声)、亥 hai(第四声)。
子时 丑时 寅时 卯时 辰时 巳时
zǐ chǒu yín mǎo chén sì
午时 未时 申时 酉时 戌时 亥时
wǔ weì shēn yǒu xū haì
十二时辰怎么读(读音)?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我们的祖先白天观日、夜间观星,根据当时的生产生活情况,将一天平均分为十二个时段。又因古人将天穹以北极星为中心划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方位,他们认为太阳每昼夜绕北极星旋转一周,分别经过这十二个方位。
除了用地支计时,古人还给这十二个时辰起了富有诗意的名字: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中国古代十二时辰的顺序:子 、丑 、寅 、卯、辰 、巳 、午、未、申 、酉 、戌 、亥。
时辰是古代计时单位,古代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23~1点是子时,1~3点是丑时,3~5点是寅时,5~7点是卯时,7~9点是辰时,9~11点是巳时,11~13点是午时,13~15点是未时,15~17点是申时,17~19点是西时,19~21点是戌时,21~23点是亥时。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即十二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辰分别所指的是:
“夜半”,所指的时间是前日夜11时~当日凌晨1时,这个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子时;
”鸡鸣“,上午 1 时正至上午 3 时正,用地支表示则为丑时;
“平旦”,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黎明之时,用地支表示这个时段则为寅时,即每天清晨的3~5时;
“日出”是指太阳升出地平线之时,用地支命名,为卯时,这个时段指每天清早的5~7时;
”食时“,就是吃早饭时间,上午 7~ 9 时,用地支命名,为辰时;
临近中午的时候为”隅中“,即上午的9~11时,用地支表示为巳时;
“日中”,太阳已经运行到中天,即为正午的时辰,日中表示每天的11~13时,这一时段用地支命名,称作午时;
“日昳”,以地支命名,即未时,指每日的13~15时;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十二时辰名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十二时辰名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cdggw.com/post/4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