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时辰天干地支怎么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时辰天干地支怎么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天干地支算时辰的方法如下:: 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称为十二地支。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纪年历法。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两者按固定的顺序相互配合,组成了干支纪法。
时辰的干支由日柱的天干起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决定。
丙辛日天干起戊子时,后续己丑时等
戊癸日天干起壬子时辰,后癸丑时辰等
你可以用以下步骤来实现:
在B12单元格中输入函数,例如:“=MID(“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MOD(A1-1,10)+1,1)”,这个函数的意思是,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个字符串中取出“MOD(A1-1,10)+1”位置的字符,也就是用A1单元格的日期减去1,再对10取模,然后加1,用这个结果作为索引取得字符。
实现的功能是从“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个天干地支的循环中取出与输入的公历日期对应的字符。
点击回车,B12单元格就会显示对应的干支了。
以上步骤是基于你已经输入了公历日期,然后通过函数计算出对应的干支。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古人以12地支命名时辰,把一天划分为12个时辰,一个时辰是2个小时。
其实很简单。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按序数,奇数与奇数配,偶数与偶数配,得六十个数,简称六十甲子:甲子,乙丑,丙寅,,,癸亥。
黄历(农历)为干支纪年法。年,月,日,时,皆用六十甲子计算,六十循环。
关键是,选一个标准,第一个甲子,为何时?这不是如同一条直线,任选中一点为0那么简单。
《史记历书》,西汉《太初历》为太初纪年法,还不是干支纪年法,如,太初元年,焉逢摄提格,太初二年,端蒙单阙,太初三年,游兆执徐,,,六十循环,太初六十一年,与太初元年名同。
《太初历》虽不是干支纪年法,但西汉已有天干地支。“十一月甲子朔冬至日已儋,其更以七年为太初元年”。即,汉武帝七年那年的十一月冬至日那天子时,为第一个甲子。
汉章帝元和二年(公元85),朝庭下令实行干支纪年历法。
天干地支通俗一点说年,月,日,時辰:
通俗以五虎遁甲干而已,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戉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是以五虎遁为当年太岁起,比如甲己之年丙作首,起丙寅为正月,二月丁卵,三月戉辰,四月己巳,五月庚午,六月辛未,七月壬申,八月癸酉,九月甲戌,十月,十一月丙子,十二月丁丑如此推之为日辰。
時辰是以五子遁,甲己还生甲,丙辛从戉起,丁壬庚子居,于此而推定有时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时辰天干地支怎么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时辰天干地支怎么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tcdggw.com/post/7117.html